
長期使用抗生素類固醇的保養品,會有什麼後遺症?
長期使用含有抗生素和類固醇的保養品可能會導致多種後遺症,具體取決於使用的時間、使用的種類和濃度等因素。
抗生素是用於殺死細菌的藥物,但長期使用會導致細菌產生抗藥性,從而減弱抗生素的療效,同時也可能導致膚部細菌失去平衡,導致敏感和感染。目前可查的資料文獻中,例如:粉刺痘痘若以外塗的方式擦抗生素治療,時間達兩年以上,將增進皮膚上葡萄球菌之抗藥性。所以,長期使用抗生素的保養品會破壞皮膚微生物群落的平衡,從而對皮膚健康造成損害。
類固醇是用於緩解皮膚炎症和過敏反應的藥物,對過敏引起的紅、腫、熱、痛之症狀消除特別有效。但長期過度使用會降低皮膚的通透性,也會使角質增厚。塗抹處皮膚易萎縮、皮膚變薄、或產生類固醇紫斑導致膚色變化、類固醇潮紅、皮膚瘢痕等問題,甚至可能影響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。
化妝品原本就不被賦予療效,因此,一款可以快速改善面皰肌或敏感肌困擾的保養品,應注意其成分和濃度,避免長期使用含有抗生素和類固醇的保養品。應抱持謹慎的態度看待是對的。